记者|斯林微
历史学家尤瓦尔哈拉里(Yuval harari)在《人类简史》中提到,人类之所以能够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跨区域文明体系,与集体想象有关,这种集体想象也被称为“共识”,比如对金钱和民族的共识。要达成共识,需要一种互信,这种互信背后有着非常复杂和长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网络,共识甚至可以成为文化的基础。
区块链的一个重要共识是,链条上的数据不能被篡改。这个特点也反映了早期密码学极客的认知倾向:对非理性的人极度不信任,对中介极度不信任。于是区块链技术应运而生,想用一串二进制代码来阐明关于“信任”的数学公式。
从2009年开始,随着区块链科技的正式诞生,一个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悄然打开。十二年过去了,一个市值两万亿美元的资本市场凭空出现了。新技术概念DeFi和NFT已经席卷全球。人们已经发现了这项技术的潜在可能性,但他们也开始看到区块链技术滋生的灰色土壤。
2021年初,美国各大行业都遭到了黑客的攻击。这些黑客组织通过网络劫持了各行各业,留下了一个共同的信息:索要巨额比特币。公链中的加密资产成为了罪恶的温床。
7月10日,分布式技术创始人大洪飞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区块链论坛上发表演讲,命名为《区块链的可管理性》。他试图打破人们对区块链科技的固有印象,指出虽然全球公链市场规模和增速远高于联盟链业务,但公链存在诸多局限性,如违法犯罪、黑客盗窃、网络风险、监管受阻等。并带来了巨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到2021年Q1,因操作事故而永久损失的加密资产价值可能达到2000亿美元,分散化金融领域的合同机制漏洞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达到1.32亿美元。提高区块链的可管理性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界面采访了分布式技术的创始人达洪飞,并与这位区块链领域的连续创业者进行了对话。涉及CBDC、DeFi、工业区块链等话题,以下是整理后的采访内容:
新闻区块链频道:最近国际上关于CBDC(央行数字货币)的讨论很多,中国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也进展很快。然而,随着数字人民币逐渐成为现实,区块链技术似乎并没有被大规模采用。区块链技术在CBDC领域是否有潜力是一个伪命题。你怎么想呢?
达洪飞:首先,我们必须解释什么是区块链技术。是指链式数据结构还是别的什么?我认为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账本。分布式账本不仅在区块链使用,在传统世界也有分布式账本,只有几点。比如两个地方三个中心,就三个节点,还有一些备份。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虽然CBDC是集中管理的,但数据的冗余备份也将是分布式的。只是这不是传统的区块链。传统意义上的区块链是由许多平等的主体用来相互合作的。央行的CBDC不是用来协同的,所以没有协同的必要。但它实际上使用了区块链的一些技术元素,如不对称加密或UTXO这样的分类账结构。区块链技术至少对CBDC有一些启发意义。
界面区块链频道:您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区块链的可管理性》,主要涉及的技术是联盟链。在区块链领域,有一个难题叫做“区块链不可能三位一体”,即去中心化程度、交易性能和安全性不能同时达到完美的状态。而联盟链技术更注重交易性能和可管理性。如何理解联盟链如何保障安全,如何妥协去中心化的思想?
达洪飞:每个区块链的安全来源是不同的。公链的安全性来源于两点。首先是可验证性,可以从数学上验证每一笔交易。第二种是基于理性人的假设。当交易节点足够分散,不会合作作恶时,它的安全性就有保障了。而联盟链或者私有链的安全性首先来自于访问数据的验证。
二是来自联盟链背后运营组织的信任。因为组织是在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注册的,如果有问题,国家监管机构、司法机构、执法机构都会去纠正和改正。因此,这是两种不同的信任机制。不能简单的说前者肯定比后者安全。比如前一种(指公链新机制)安全事故多。但客观来说,后一种信任是基于你过去的行为来判断你未来的行为,而这其实是我们人类生活的主要模式。到目前为止,公链的信任机制还是一种新的模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少使用。
界面区块链频道:你认为像DeFi(去中心化金融)这样的区块链技术相比传统金融能起到什么作用?有什么问题?
达洪飞:首先,传统的金融模式主要依靠持牌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媒介。因为涉及的资金非常多,一切都取决于信任的基础。如果这样的信任与两个市场主体直接相关,实际上很难把他们结合起来。要有足够的信任,必须要有金融媒介。
金融媒介扮演着两个角色。最重要的作用是让这个金融市场运转起来,因为没有信任就不可能进行交易。但是金融媒体还扮演着另一个角色。因为是可以监管的主体,所以通过监管少数有牌照的财经媒体,就可以监管整个市场的行为。
DeFi的出现,其实是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了金融领域的“信任”问题。通过技术,我们都在同一个智能合同中,以确保我们的交易的执行。我不需要知道你是谁,你也不需要知道我是谁,这样我们才能完成这样的交易。
但是DeFi没有解决第二个问题。DeFi的问题是没有办法监管,因为我甚至不需要知道你是谁。所以理论上所有交易都可以匿名,你不知道这些交易背后的本质?有没有涉及违法的事情?或者参与各种非法活动。这给监管带来很大挑战。毕竟,我们今天的主流社会是建立在定义人类行为的法律基础上的。像DeFi这样的技术的出现提供了规避这些法律法规的手段。
新闻区块链频道:通过智能合约提供金融服务的数字技术DeFi是未来的趋势吗?同时会不会是传统金融中一些财经媒体企业的潜在竞争对手?
达洪飞:到目前为止,DeFi对高盛和摩根大通这样的投资银行并不构成威胁。金融领域的核心功能一个是交易,一个是借贷,DeFi对这两个功能的影响更大。比如Uniswap(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和Nasdaq的对比显示,每个组织中的个体生产率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如果DeFi里的交易不能变得合规,其实很难发展,因为必须有法律限制它的规模。例如,通过缩小法定货币和加密资产之间的交易通道,收紧真实世界和连锁世界之间的通道,DeFi的规模不可能无限增长。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个东西可以用来做违法的事情,那么它最终的主要用途很可能是做违法的事情。但我觉得DeFi的整体趋势还是朝着合规的方向。
新闻区块链频道:关于工业区块链,你认为它的商业逻辑在哪里?有关于潜在市场规模的预测吗?
达洪飞:我认为工业区块链的逻辑实际上是合作,也就是说,一些相对平等但没有强烈信任的主体之间的合作。最先落地的应该是那些经济价值高的场景,因为这种协作难度大,而像供应链金融这样的场景,落地的概率更大,因为供应链金融中的案例单价比较高,比如一些核心金融企业,银行的上下游。
但其实供应链金融现在也不是特别好,国际上也一样。但是这个市场,尤其是大宗商品的交易市场,是极其庞大的。在这个领域,只要能帮助企业和银行提高交易效率和安全性,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百分之二的规模,至少也有千亿美元的规模。
界面区块链频道:你认为区块链有边界吗?如果有,边界在哪里?如果没有,为什么?
达洪飞: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边界。我理解区块链技术,它本身就是一种源于代码共识的协作方法,本质上是一种促进协作的技术。如果是做人脸识别的,最后可以对比这两个人是同一个人,不属于区块链科技;如果你分析大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东西,那就不叫区块链技术。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区块链技术,但它不是区块链技术本身。区块链技术的边界是基于代码共识促进协作的场景,比如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