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元宇宙”迅速成为该行业中最受欢迎的术语,就像指导未来数字世界的灯塔一样。目前,国内许多地方出台了元宇宙发展规划和相关支持政策;阿里、字节跳动、腾讯、百度等龙头企业进入;企业家将其视为“风口”,资本市场视为“热门财产”。
“走红”后,业内关于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议层出不穷。1月初,在“2023” ICT在行业趋势年会上,吴院士提出了“元宇宙应尽快从炒作转变为务实”的观点,认为元宇宙需要尽快消除“泡沫”,走向务实发展的道路。作者对此有三种看法。
一是元宇宙有泡沫吗?-是的,而且不小。
首先,从产业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看,元宇宙正处于从过热到低谷的过程中。参照Gartner的成熟曲线,任何能掀起波澜的技术或产品都遵循“萌芽-过热-低谷-复苏-成熟”的发展轨迹,元宇宙也不例外。整个产业资源涌入一个尚未明确发展道路、产业价值尚未有效实现的行业,是典型的“过热期”表现,即“丰富泡沫”的特点。在证券市场,元宇宙指数(Wind)大幅下跌表明业界对其过热表现持警惕态度。其次,从业务本身的角度来看,元宇宙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有效的价值输出。虽然业内人士想象了元宇宙的各种应用场景,如沉浸式文化旅游、高体验游戏、虚拟办公空间等,但基本上与早期阶段相同VR/AR场景描述相同。用现有的技术,很难达到用户的预期效果(如《头部玩家》中所示),除了一些“发烧级”玩家,后续很难全面推广。最后,从资本市场来看,元宇宙被赋予了“炒作”的使命。一方面,前期VR/AR发展不如预期,需要新的热点来完成投资退出;另一方面,疫情期间需要在新领域实现投资。
第二,元宇宙泡沫有价值吗?-是的,不能直接刺穿。
与其他领域类似,元宇宙的“泡沫”吸引了资本、人才、政策、社会关注等各种产业资源的聚集,推动了基础技术体系的建设,以及第一批商业产品(如百度“息壤”等)的诞生。如果没有“泡沫”,上述资源的聚集和成果的形成可能仍然需要时间,甚至无法实现。检查“泡沫”的存在是否有价值,关键在于该领域是否有大规模的价值方向。对于元宇宙,从长远来看,其平行数字宇宙可以在消费娱乐、教育、医疗、工业设计、城市管理等场景中具有丰富的应用价值;从中期来看,元宇宙是一个技术综合体VR/AR、区块链、新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大数据Web3.在其演变过程中,将有持续的结果输出。由此可见,元宇宙的“泡沫”要谨慎对待,不能损害其正常发展。
三是元宇宙如何发展?——吹走“泡沫”,尽快实现价值输出。对于元宇宙的“泡沫”,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吹走”而不是“刺穿”的态度。也就是说,首先,打击简单的资本市场概念炒作,避免资金借助元宇宙概念实现“空转”。第二,在政府元宇宙产业基金的领导下,与行业核心企业合作,在促进技术和产品发展的领域实施投资。三是推进网络、计算能力、公共服务平台等领域的先行建设,确保应用等领域的发展。
在发展道路上,笔者建议政府和行业借鉴智能网络汽车的模式,规划元宇宙发展的长期思维路线,明确产品和技术体系、阶段划分和目标实现。行业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要有序推进,分阶段输出成果,确保元宇宙有持续的价值输出,不断巩固底座,稳步攀升,最终实现愿景目标。
作者:金峰
主编/布局:沈新竹
审核:申晴
监制:刘启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