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不埋在生者心中,才是真的死了。3354鲁迅
迪士尼电影《寻梦环游记》有一句经典台词:真正的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记得你。
4月5日,又一个清明节即将到来。我们相信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遗忘才是。即使是坟墓葬礼或清明节的年度祭祀也表达了悲痛,阴阳之间的物理时空通常会使遗忘成为自然的现实。
为了不忘记,有没有办法让逝者的悼念跨越阴阳相隔的物理时空和传统墓地的地理区间?
新冠肺炎疫情三年后,“云祭扫墓”成为许多人祭拜祖先和已故亲人的方式。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下的元宇宙,正通过新冠肺炎疫情下诞生的“云祭扫”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祭祀观念,也在从科学的角度改变着墓葬和祭祀所承载的刻骨铭心的亲情和家族文化的生命传承模式。
可想而知,在元宇宙下,虚拟现实中的人类会变得数字化永生。未来,线下墓地将搬到线上,线下葬礼将搬到线上,云祭扫有望取代线下祭扫成为主流,悼念和纪念亲人的方式将不再只是清明时刻,而是升级为通过元宇宙与已故亲人的虚拟现实互动,通过AI技术再现已故亲人的大脑知识意识和记忆存储,通过时空对话。未来人类的虚拟生命将永存并不是神话,因此殡葬行业也将被彻底颠覆,成为一个生命科技服务行业。
投资其实是投资未来,买股票其实是买未来,而不是现在。我们为什么要关注殡葬行业?是因为中国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自然生老病死问题,是社会即将爆发,需要解决的需求。然而,互联网技术和元宇宙技术的发展似乎给这个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带来大幅增长甚至几何级增长的市场规模和空间,从而为投资者产生新的机会和空间。
衰老与悄然接受的“云祭扫”
元宇宙创新的“云祭扫”服务,来源于中国殡葬巨头、港股上市公司福寿园研发的“福寿云”产品。很难想象传统的殡葬事业能与科技结合,最终构建出一种新的生命科技产品形态。
商业法则一直在揭示一个真理。一个好的产品背后必须有一个优秀的公司作为基础和体系,背后必须有完整的商业逻辑和价值逻辑。就在福寿园近日在港发布2021年年报之际,这家公司展现出的特点引起了林德社会的关注。
从显性业绩来看,2021年其在国内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达到23.26亿元和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9%和12.1%。即使在疫情的冲击下,这家公司自2013年上市以来,已经是连续第九年增长,是一家在业绩上跨越牛熊周期的上市公司。
投资不是对现在的估值,而是对未来的估值。对于福寿园来说,最核心的问题是,这家公司能有更有想象力的未来吗?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福寿园所处的中国5000亿殡葬市场的演变,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的当下,其业务结构和成长逻辑越来越接近美国股票市场的殡葬巨头SCI(Service Corporation International),其市值为820亿港元。对于现在市值只有131亿港币的福寿园来说,还有很大的追赶空间。
关于好生意,美国投资家彼得林奇曾谈到一家总部在休斯顿的美国股票公司。其名称为SCI(国际服务公司),主要从事
除了业务架构,在业务模式上,SCI的“管家”模式——活承包模式也开始被国人接受,同时迅速映射到福寿园的运营上。2021年,福寿园共签订居住合同13764份,同比增长133.1%。
所谓生前契约模式,即用户在生前购买身后的服务,采用预付费模式。在商业模式上,SCI和福寿园可以通过生前契约在生前服务和死后丧葬方面获得价值。比如临终关怀、殡葬服务、祭祀场景等等。SCI一半的墓地销售额来自生前合同。
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28%,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超过2.8亿,占总人口的20%,中国将进入超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老年人口预计将达到5.2亿,约占总人口的48%,其中老年人约占10%,老龄化速度加快。据中国殡葬协会专家预测,2023年中国殡葬行业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显然,中国的殡葬业是一个超级大的赛道,和美国相比,更大。根据经典投资理论,对标SCI的市场和商业模式,同样作为国内殡葬行业的龙头,也将迎来未来成长性和市值重估的机会。
更让我们关注的是,福寿园在元宇宙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趋势下,以疫情为契机,推出了一系列互联网云产品。该产品的创新价值在于通过虚拟现实等元宇宙黑科技,满足用户需求,丰富生者灵魂,将全面升级甚至颠覆殡葬行业,带来新的价值空间。
穿越时空的价值重估:一种新的殡葬生态被颠覆
克莱顿克里斯滕森(clayton christensen)在他著名的管理学著作《创新者的窘境》中提出了一个理论,一个行业往往会发生“颠覆性创新”,谁能把握住它,谁就能站在时代的潮头,如果跟不上,谁就会被时代淘汰。
“殡葬业”更准确的叫法是“生活服务业”和“生活事业”。颠覆传统的标志是名称上的关键词——“生命”,而随着科技的赋能,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关键词“科技”。“殡葬业”正在向名副其实的“生命科技服务业”转型。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福寿园在殡葬行业会有怎样的“颠覆性创新”?疫情发生前,殡葬场景已经固化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很难想象这个行业存在着怎样的根本性创新。
直到这两年的疫情,福寿园推出“云系列”产品进入元宇宙,隐约让观察者觉得,也许未来殡葬行业的新范式正在到来。
回到殡葬行业的起源,人们对殡葬本质的需求是什么?答案并不统一,但有一点是大家普遍接受的,那就是生前为亲人默哀的人,都希望被后人铭记。
这样简单的需求就是精神需求。能否通过科技手段更好地满足他们?如果做到了,这样的技术和产品无疑是好的。
今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院士数字纪念馆”开馆,这也是国内首个以人文纪念为主题的数字互动纪念馆。与此同时,在数字宇宙第一届全国跨时空葬礼上,吴院士的音容笑貌生动地再现在大家面前。吴老出现在站台上。他带着关心的表情和亲切的声音问,现在医院里看病做手术的病人多吗?护士待遇提高了吗?大家都还好吗?这个问题让现场所有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云追悼会,逝者留给后人的印记不再局限于墓志铭、云讣告、云相册,甚至生平事迹、微电影等。都是福寿园设计成线上产品。在葬礼后的祭祀中,《云祭扫》创造了在线撒的场景
在葬礼和祭奠仪式中,除了传统的表达哀思的形式,还可以利用声光设备、物联网和全息投影技术,还原虚拟人的全息影像,实现死者与生者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体验是传统葬礼所没有的。会更好地满足生者对逝者深深的悲痛和情感。
在未来,这种虚拟现实场景将使人们表达缅怀和哀悼的频率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将不仅能够在清明节表达悲痛和怀念。同时,生者和死者通过技术进行的穿越时空的虚拟现实交流,也可以创造更好的家族传承。
也许这就是科技和元宇宙带来的便利和精神世界的富足的最好体现之一。
回到业务范畴,如果这类“云系列”产品越来越受欢迎,未来极有可能成为殡葬服务的新模式。尤其是在元宇宙背景下,无论是虚拟现实下的穿越时空与已故亲人的互动,还是未来在线墓地墓穴的可能性,都将颠覆殡葬行业的整个生态。
当生态被颠覆的时候,就看谁能看到并抓住机会。这也意味着人们纪念已故亲人的频率将大大增加,虚拟空间中对已故亲人的祭祀礼物和安排也将大大增加,对更接近真实还原的数字人的技术需求也将大大增加。
如果说过去传统殡葬行业的规模预计是万亿,那么未来的“生命科技服务业”预计是10万亿甚至万亿。
同时,传统墓地是基于区域土地和证照资源垄断的行业。几十年来,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市场封闭,极度分散。未来,元宇宙的生活服务业将打破地域限制,进一步形成引领效应,强者更强。因此,未来殡葬行业将出现一波大规模的产品升级和激烈的流量竞争,掌握先进产品和流量入口的公司将在降维上冲击传统墓地。
至少从目前的行业趋势来看,围绕云宇宙的殡葬业务场景,福寿园已经开始深耕,具有先发优势。无论是对于福寿园还是整个殡葬行业,元宇宙科技带来的科技赋能,结合生活服务,带来了真正的元宇宙革命,真正为福寿园乃至整个殡葬行业打开了“生活科技服务”的边界。与互联网科技公司、超宇宙科技公司的并购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由此看来,福寿园乃至整个殡葬行业越来越有意思了。这是一家试图用移动互联网、元宇宙的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来颠覆自己甚至行业的公司。对于这样的行业龙头,我相信公司本身的商业价值和成长价值可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德林舍